一、示范中心基本情况
 表1-1 示范中心基本情况
 
  
   
    
     示范中心名称  |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所在学校名称  | 
     重庆师范大学  | 
    
    
     主管部门名称  | 
     重庆市教委  | 
    
    
     示范中心门户网址  | 
     //mianfzb.com/wzjsz.htm    | 
     访问人数  | 
     12115  | 
    
    
     示范中心详细地址  |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 
     邮政编码  | 
     401331  | 
    
    
     固定资产情况(2018)  | 
    
    
     建筑面积  | 
     4000㎡  | 
     设备总值  | 
      1350 万元  | 
     设备台数  | 
      2150 台  | 
    
    
     固定资产情况(2022)  | 
    
    
     建筑面积  | 
     4320㎡  | 
     设备总值  | 
      1859 万元  | 
     设备台数  | 
     2250 台  | 
    
    
     2018-2022年经费投入情况(万元)  | 
    
    
     5年经费总投入  | 
     603万元  | 
    
   
  
  
 注:1.表中所有名称均须填写全称。
 2.主管部门:所在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
 二、管理与运行机制(示范中心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发展规划及完成情况等,800字左右。)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中心设有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中心规划和建设,副主任负责中心实验教学工作、教材规划和建设、实验室及设备的管理以及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和管理等。学校提供正常运转、维修及更新改造经费。中心设立学术委员会,负责指导中心的发展和建设。中心设立实验指导委员会,协调中心实验教学和其它工作。本中心下设的8个实验室分别聘任实验室主任。中心人员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共同制订中心发展规划、课程建设目标和实验教学改革,购置设备和实施实验教学计划。中心的实验仪器设备、材料和物资,由专职的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安排实验教学、科研和对社会服务的各项工作。
 为保证中心科学、有效、规范运行,中心有系统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重庆师范大学实验教学工作条例》、《重庆师范大学实验室工作条例》、《重庆师范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管理办法》《重庆师范大学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论证管理规定》、《重庆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重庆师范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的管理和借用制度》、《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易制毒化学品领用管理办法》、《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制度》等。
 实验室安装配备了规范的安全警示标志、监测系统、消防设施和人身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维护以保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为保证实验中心的环境与安全,定期检查安全卫生、建立实验教学中心火灾应急预案、组织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消防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消防疏散演习,给学生统一上安全课等。实验教学中心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多年来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实验用的剧毒物质,采取专人管理,对实验用的化学试剂统一收集处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无论是教师还是实验室专职人员人人重视安全,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和解决,自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以来从未发生过安全责任事故。
 表2-1 示范中心主任聘任情况(2018-2022年)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份  | 
     职称  | 
     职务  | 
     是否全职教学科研人员  | 
     聘任时间  | 
     聘任文件名称及文号  | 
     是否报主管部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 
     是否报教育部备案  | 
    
    
     1  | 
     付文升  | 
     男  | 
     1973.12  | 
     教授  | 
     主任  | 
     是  | 
     2010年  | 
     
  | 
     是  | 
     否  | 
    
    
     2  | 
     黄坤林  | 
     男  | 
     1966.12  | 
     教授  | 
     副主任  | 
     是  | 
     2011年  | 
     
  | 
     是  | 
     否  | 
    
    
     3  | 
     彭大权  | 
     男  | 
     1961.11  | 
     副教授  | 
     副主任  | 
     是  | 
     2011年(2021年退休)  | 
     
  | 
     是  | 
     否  | 
    
   
  
  
 表2-2 示范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情况(2018-2022年)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份  | 
     职称  | 
     职务  | 
     工作单位  | 
     类型  | 
     国籍  | 
     任期时间段  | 
    
    
     1  | 
     刘玺  | 
     男  | 
     1979.09  | 
     教授  | 
     
  | 
     重庆师范大学  | 
     校内专家  | 
     中国  | 
     2018.1-2022.12  | 
    
    
     2  | 
     王燚  | 
     男  | 
     1985.12  | 
     副教授  | 
     
  | 
     重庆师范大学  | 
     校内专家  | 
     中国  | 
     2018.1-2022.12  | 
    
    
     3  | 
     黄坤林  | 
     男  | 
     1966.12  | 
     教授  | 
     
  | 
     重庆师范大学  | 
     校内专家  | 
     中国  | 
     2018.1-2022.12  | 
    
    
     4  | 
     何代平  | 
     男  | 
     1972.06  | 
     教授  | 
     
  | 
     重庆师范大学  | 
     校内专家  | 
     中国  | 
     2018.1-2022.12  | 
    
    
     5  | 
     许应华  | 
     男  | 
     1975.10  | 
     教授  | 
     
  | 
     重庆师范大学  | 
     校内专家  | 
     中国  | 
     2018.1-2022.12  | 
    
    
     6  | 
     郑红  | 
     女  | 
     1967.05  | 
     教授  | 
     
  | 
     重庆师范大学  | 
     校内专家  | 
     中国  | 
     2018.1-2022.12  | 
    
    
     7  | 
     袁华  | 
     男  | 
     1983.6  | 
     副教授  | 
     
  | 
     重庆师范大学  | 
     校内专家  | 
     中国  | 
     2018.1-2022.12  | 
    
    
     8  | 
     钟邦超  | 
     男  | 
     1986.4  | 
     副教授  | 
     
  | 
     重庆师范大学  | 
     校内专家  | 
     中国  | 
     2018.1-2022.12  | 
    
    
     9  | 
     刘利  | 
     女  | 
     1990.12  | 
     副教授  | 
     
  | 
     重庆师范大学  | 
     校内专家  | 
     中国  | 
     2018.1-2022.12  | 
    
   
  
  
 注:1.职务:包括主任委员和委员。
 2.类型:包括校内专家、校外专家、企业专家和外籍专家。
 3.任期时间段:精确到月,格式为XXXX年X月-XXXX年X月。
 表2-3 示范中心制度建设情况(2018-2022年)
 
  
   
    
     序号  | 
     制度名称  | 
     发布日期  | 
     发布机构  | 
     文号(如有)  | 
    
    
     1  | 
     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 
     2010.1  | 
     免费直播
  | 
     
  | 
    
    
     2  | 
     仪器设备的管理和借用制度  | 
     2010.1  | 
     免费直播
  | 
     
  | 
    
    
     3  | 
     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办法  | 
     2010.1  | 
     免费直播
  | 
     
  | 
    
    
     4  | 
     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  | 
     2010.1  | 
     免费直播
  | 
     
  | 
    
    
     5  | 
     化学实验技术人员守则  | 
     2010.1  | 
     免费直播
  | 
     
  | 
    
    
     6  | 
     化学实验技术人员培训规划  | 
     2010.1  | 
     免费直播
  | 
     
  | 
    
    
     7  | 
     实验室主任职责  | 
     2010.1  | 
     免费直播
  | 
     
  | 
    
    
     8  | 
     实验指导老师岗位职责  | 
     2010.1  | 
     免费直播
  | 
     
  | 
    
    
     9.  | 
     新开实验和首次上岗教师考查办法  | 
     2010.1  | 
     免费直播
  | 
     
  | 
    
    
     10  | 
     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制度  | 
     2010.1  | 
     免费直播
  | 
     
  | 
    
    
     11  | 
     易制毒化学品领用管理办法  | 
     2010.1  | 
     免费直播
  | 
     
  | 
    
    
     12  | 
     易制毒化学品专管员职责  | 
     2010.1  | 
     免费直播
  | 
     
  | 
    
    
     13  | 
     三废处理规定  | 
     2010.1  | 
     免费直播
  | 
     
  | 
    
    
     14  | 
     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  | 
     2010.1  | 
     免费直播
  | 
     
  | 
    
    
     15  | 
     低值易耗品采购管理办法  | 
     2010.1  | 
     免费直播
  | 
     
  | 
    
    
     16  | 
     物品采购和验收制度  | 
     2010.1  | 
     免费直播
  | 
     
  | 
    
   
  
  
 表2-4 示范中心教学安全管理工作情况(2018-2022年)
 
  
   
    
     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 
     1690人次  | 
    
    
     是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 
    
    
     伤亡人数(人)  | 
     未发生  | 
    
    
     伤  | 
     亡  | 
    
    
     0  | 
     0  | 
     
  | 
    
   
  
  
 注:安全责任事故以所在高校发布的安全责任事故通报文件为准。如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在其下方表格打勾。如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说明伤亡人数。
 三、教学与人才培养(示范中心育人理念及落实情况、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情况等,800字左右。)
  
 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师范办学特色,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造智慧型、致力型、意志型创新人才”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中心以注重基础训练,强化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为重点。在充分调研与讨论的基础上,整合原有课程实验内容,统筹院内实验教学资源,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方案,构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造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建设校内外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使实验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基础与前沿的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的“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
 “多层次”是将实验教学分为四个层次:基础层次、专业基础层次、综合层次和创新层次,从低到高前后衔接,循序渐进;“立体化”是校内实验与校外实验结合,课内实验教学内容与课外创新实验活动结合,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互动;“开放式”是指实验教学通过课题开放、条件开放、时间开放、自选导师等形式,为学生的实验教学提供完善的服务。通过实验教学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我们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见表3-2),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目前中心可开出14门实验课程,可开出实验项目总数247项。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很好地满足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够独立从事科研活动的需求,激发了他们的科研兴趣,锻炼了实验技能,培养了创新思维,提高了科研素质,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以示范中心平台为依托,5年期间承办国家级的学科竞赛活动1项,校级的学科竞赛活动5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7项,省级23项,且数量呈每年递增的趋势。学生获奖18人次,发表论文129篇,获得专利数33项。
  
  
 表3-1 示范中心承担实验教学任务情况(2018-2022年)
 
  
   
    
     年度  | 
     专业数  | 
     学时总数(学时)  | 
     学生总人数(人)  | 
     人时数  | 
    
    
     2018  | 
     7  | 
     820  | 
     1831  | 
     167522   | 
    
    
     2019  | 
     7  | 
     820  | 
     1874  | 
     169432  | 
    
    
     2020  | 
     7  | 
     820  | 
     1927  | 
     170062  | 
    
    
     2021  | 
     7  | 
     820  | 
     1877  | 
     166680  | 
    
    
     2022  | 
     7  | 
     820  | 
     1893  | 
     165399  | 
    
   
  
  
 表3-2 示范中心开设实验项目占比情况(2018-2022年)
 
  
   
    
     年度  | 
     实验项目总数  | 
     基础实验项目数量  | 
     占比(%)  | 
     专业实验项目数量  | 
     占比(%)  | 
     综合性实验项目数量  | 
     占比(%)  | 
     创新创业实验项目数量  | 
     占比(%)  | 
    
    
     2018  | 
     266   | 
     48  | 
     18.0  | 
     93  | 
     35.0  | 
     90  | 
     33.8  | 
     35  | 
     13.2  | 
    
    
     2019  | 
     255  | 
     43  | 
     16.9  | 
     90  | 
     35.3  | 
     87  | 
     34.1  | 
     35  | 
     13.7  | 
    
    
     2020  | 
     248  | 
     38  | 
     15.3  | 
     89  | 
     35.9  | 
     87  | 
     35.1  | 
     34  | 
     13.7  | 
    
    
     2021  | 
     241  | 
     35  | 
     14.5  | 
     85  | 
     35.2  | 
     83  | 
     34.4  | 
     38  | 
     15.8  | 
    
    
     2022  | 
     247  | 
     35  | 
     14.2  | 
     84  | 
     34.0  | 
     82  | 
     33.2  | 
     46  | 
     18.6  | 
    
   
  
  
 表3-3 示范中心承办的学科竞赛活动(2018-2022年)
 
  
   
    
     序号  | 
     竞赛名称  | 
     竞赛级别  | 
     参赛人数  | 
     负责人  | 
     职称  | 
     起止时间  | 
     总经费(万元)  | 
    
    
     1  | 
     第七届全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化学)专业教学技能大赛  | 
     全国  | 
     100  | 
     许应华  | 
     教授  | 
     2018年10月22日  | 
     7  | 
    
    
     2  | 
     
  | 
     
  | 
     
  | 
     
  | 
     
  | 
     
  | 
     
  | 
    
   
  
  
 注:仅填写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活动。
 表3-4 示范中心支持的创新创业活动(2018-2022年)
 
  
   
    
     序号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级别  | 
     资助金额(万元)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立项年份  | 
     获奖情况  | 
    
    
     1  | 
     201810637021  | 
     “‘橙’心‘橙’意”果业  | 
     省级  | 
     0.5  | 
     沙启涵  | 
     卢苇  | 
     2018  | 
     
  | 
    
    
     2  | 
     201810637022  | 
     铂纳米粒子模拟酶的表面修饰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 
     省级  | 
     0.5  | 
     陈敏  | 
     胡连哲  | 
     2018  | 
     
  | 
    
    
     3  | 
     201810637024  | 
     新型混配体-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自组装与性能研究  | 
     省级  | 
     0.5  | 
     胡美辰  | 
     黄坤林  | 
     2018  | 
     
  | 
    
    
     4  | 
     201810637025  | 
     磁感应黑板擦推广与应用  | 
     省级  | 
     0.5  | 
     何子欣  | 
     陈霞  | 
     2018  | 
     
  | 
    
    
     5  | 
     201810637026  | 
     二维羟基氧化钴纳米片的模拟酶催化性质与传感应用研究  | 
     省级  | 
     0.5  | 
     陈伶俐  | 
     王燚  | 
     2018  | 
     
  | 
    
    
     6  | 
     201910637005   | 
     贵金属纳米粒子锚定硫化铜二维复合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模拟酶催化性质研究  | 
     国家级  | 
     2  | 
     谭鑫  | 
     刘颜  | 
     2019  | 
     
  | 
    
    
     7  | 
     S201910637013  | 
     新型荧光性金属有机配位超分子的合成与性能  | 
     省级  | 
     0.5  | 
     孙伟  | 
     黄坤林  | 
     2019  | 
     
  | 
    
    
     8  | 
     S201910637014  | 
     白藜芦醇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 
     省级  | 
     0.5  | 
     王晓楠  | 
     杨善彬  | 
     2019  | 
     
  | 
    
    
     9  | 
     202010637002   | 
     新型光致发光硫量子点的可控制备与传感应用  | 
     国家级  | 
     2  | 
     毕晓雅  | 
     王燚  | 
     2020  | 
     
  | 
    
    
     10  | 
     S202010637012  | 
     白藜芦醇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 
     省级  | 
     0.5  | 
     苟文琼  | 
     杨善彬  | 
     2020  | 
     
  | 
    
    
     11  | 
     202110637006   | 
     新型有机酸铽聚合物晶态材的合成及荧光探针  | 
     国家级  | 
     2  | 
     张晶晶  | 
     周健  | 
     2021  | 
     
  | 
    
    
     12  | 
     202110637007   | 
     新型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  | 
     国家级  | 
     2  | 
     朱启廷  | 
     刘玺  | 
     2021  | 
     
  | 
    
    
     13  | 
     S202110637066  | 
     紫薯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 
     省级  | 
     0.5  | 
     雷月华  | 
     黄刚良  | 
     2021  | 
     
  | 
    
    
     14  | 
     S202110637067  | 
     生姜多糖/纳米蛋白可食性复合保鲜膜的制备及其保险效果研究  | 
     省级  | 
     0.5  | 
     彭渝  | 
     刘冰  | 
     2021  | 
     
  | 
    
    
     15  | 
     S202110637068  | 
     生物质碳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省级  | 
     0.5  | 
     黄新雨  | 
     郑红  | 
     2021  | 
     
  | 
    
    
     16  | 
     S202110637069  | 
     具有纳米酶催化活性的钴基硒化物的合成及检测应用  | 
     省级  | 
     0.5  | 
     龚浩  | 
     付文升  | 
     2021  | 
     
  | 
    
    
     17  | 
     S202110637070  | 
     水滑石负载纳米PtFe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对氯代硝基苯加氢反应性能研究  | 
     省级  | 
     0.5  | 
     沈奕彤  | 
     何代平  | 
     2021  | 
     
  | 
    
    
     18  | 
     S202110637071  | 
     铋碳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降解染料的性能研究  | 
     省级  | 
     0.5  | 
     游宁丰  | 
     袁华  | 
     2021  | 
     
  | 
    
    
     19  | 
     202210637009  | 
     铜/碳纳米管材料催化二氧化碳转化合成羧酸的性能研究  | 
     国家级  | 
     2  | 
     熊洪庆  | 
     袁华  | 
     2022  | 
     
  | 
    
    
     20  | 
     202210637010  | 
     具有AIE和ESIPT双重性质的新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检测传感  | 
     国家级  | 
     2  | 
     孙宇  | 
     张岩  | 
     2022  | 
     
  | 
    
    
     21  | 
     202210637011  | 
     Cu掺杂诱导富缺陷CeO2锚定Pt基团簇合金甲醇氧化电催化剂  | 
     国家级  | 
     2  | 
     陈俞霖  | 
     聂瑶  | 
     2022  | 
     
  | 
    
    
     22  | 
     S202210637034  | 
     稀土配合物荧光材料的合成及对有毒离子传感性能研究  | 
     省级  | 
     0.5  | 
     欧阳聪睿  | 
     周健  | 
     2022  | 
     
  | 
    
    
     23  | 
     S202210637035  | 
     桥联β-二亚胺配体稳定的双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丙交酯开环聚合中的应用  | 
     省级  | 
     0.5  | 
     胡清羿  | 
     向丽  | 
     2022  | 
     
  | 
    
    
     24  | 
     S202210637036  | 
     基于聚多巴胺的光热性能调控与应用研究  | 
     省级  | 
     0.5  | 
     张小容  | 
     蒋忠伟  | 
     2022  | 
     
  | 
    
    
     25  | 
     S202210637037  |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表征、测量与评价研究  | 
     省级  | 
     0.5  | 
     徐黎明  | 
     孙佳林  | 
     2022  | 
     
  | 
    
    
     26  | 
     S202210637038  | 
     基于银包金纳米立方体的硫化氢高灵敏检测  | 
     省级  | 
     0.5  | 
     赖雨彤  | 
     夏畅  | 
     2022  | 
     
  | 
    
    
     27  | 
     S202210637039  | 
     Ni0.5Cu0.5S纳米酶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 
     省级  | 
     0.5  | 
     曹金明  | 
     刘利  | 
     2022  | 
     
  | 
    
    
     28  | 
     S202210637040  | 
     新型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合成与研究  | 
     省级  | 
     0.5  | 
     何伟豪  | 
     黄春梅  | 
     2022  | 
     
  | 
    
    
     29  | 
     S202210637039X  | 
     含硫官能团化金属-有机光敏超分子晶态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研究  | 
     省级  | 
     0.5  | 
     熊俊豪  | 
     黄坤林  | 
     2022  | 
     
  | 
    
    
     30  | 
     S202210637040X  | 
     《滚滚红臀-紫草硅油自微乳防治小孩红臀走珠剂》  | 
     省级  | 
     0.5  | 
     王一  | 
     刘冰  | 
     2022  | 
     
  | 
    
   
  
  
 注:仅填写由示范中心教师指导或依托示范中心资源开展的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的项目。
 表3-5 示范中心指导学生获得成果情况(2018-2022年)
 
  
   
    
     学生获奖人数  | 
     18人  | 
    
    
     学生发表论文数  | 
     129篇  | 
    
    
     学生获得专利数  | 
     33项  | 
    
   
  
  
 注:1.学生获奖项目的指导教师必须是中心固定人员;
 2.学生论文必须是在正规出版物上发表,且通讯作者或指导教师为中心固定人员;
 3.学生专利必须是已批准专利,中心固定人员为专利共同持有人。
 四、教学改革与研究(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成效等,800字左右。)
  
 1.教学改革与创新
 以教育部《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的思想为指导,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改革思路为:以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带动管理体系、实验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创新。具体改革实施方案为: 
 (1)完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遵循化学实验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化学类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化学一级学科层面上整合、优化的实验项目,构建或定制符合专业需要和学生个性需求的分类别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实验内容、教学模式、实验课考核、优秀学生培养模式、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改革,另一方面不断健全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实验教学组织与管理、实验教学条件、实验教学实施、实验教学效果、实验教学档案等方面出发制定了详细科学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逐步完善“分类别、多层次、一体化”的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
 (2)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具体举措有:①删除和压缩一些落后的、重复的验证性实验项目,精选一部分经典的、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实验项目;大幅度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创新研究型实验项目,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合理机制。②及时将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经过浓缩提炼转化到实验教学中。使科研与教学密切结合,将前沿科学、新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③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开设创新实验项目,让科研一线的教授、博士作为实验教学的骨干。
 2.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及科学研究等情况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员以示范中心平台为依托,5年期间,我中心获重庆市教革项目5项,获校级教革项目6项,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重庆市高等学校一流专业2个,获市级一流课程培育项目1项;我中心获批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1个;获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5项;获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
 有项60项科研课题获得资助,中心教师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7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56,获专利授权36件,著作2本。中心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将科学前沿的成果渗透到实验教学中来,教学水平显著提高,这也使得化学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表4-1 示范中心承担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2022年)
 
  
   
    
     序号  | 
     项目名称  | 
     文号  | 
     负责人  | 
     参加人员  | 
     经费 (万元)  | 
     类别  | 
     起止时间  | 
     是否转化  | 
     转化方式  | 
     转化实验教学项目名称  | 
    
    
     1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卓越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 
     渝教高发〔2018〕11 号  | 
     许应华  | 
     林长春、付文升、黄坤林、 刘玺、 李远蓉、兰觉明、曹书梅  | 
     3  | 
     a  | 
     2018.9-2020.9  | 
     否  | 
     
  | 
     
  | 
    
    
     2  | 
     “双计划”背景下师范院校与中学校协同培养职前化学教师学科理解能力的探索    | 
     渝教高函〔2021〕42号    | 
     许应华    | 
     刘玺、何代平、黄坤林、孙佳林    | 
     2  | 
     a  | 
     2021.9-2024.8    | 
     是  | 
     
  | 
     
  | 
    
    
     3  |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 
     渝教高函(2002)47号  | 
     袁华  | 
     刘玺,王燚,周健,聂瑶,郭文龙,肖凤  | 
     2  | 
     a  | 
     2022.9-2024.09  | 
     否  | 
     
  | 
     
  | 
    
   
  
  
 注:此表填写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
 1.项目名称:项目管理部门下达的有正式文号的最小一级子课题名称。
 2.文号:项目管理部门下达文件的文号。
 3.负责人:必须是本示范中心人员。
 4.参加人员:所有参加人员,其中研究生、博士后名字后标注*,非本示范中心人员名字后标注#。
 5.经费:指已经实际到账的研究经费。
 6.类别:分为a、b两类,a类课题指以本示范中心人员为第一负责人的课题;b类课题指本示范中心人员参与的课题。
 7.转化方式:实验软件、实验案例、实验项目、其他。
 表4-2 示范中心研制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情况(2018-2022年)
 
  
   
    
     序号  | 
     仪器设备名称  | 
     自制或改装  | 
     开发的功能和用途(限100字以内)  | 
     应用于课程及实验名称  | 
     使用高校  | 
     科研支撑情况(是否有专利、是否得到科研项目或成果支持)  | 
     年度  | 
    
    
     1  | 
     
  | 
     
  | 
     
  | 
     
  | 
     
  | 
     
  | 
     
  | 
    
    
     2  | 
     
  | 
     
  | 
     
  | 
     
  | 
     
  | 
     
  | 
     
  | 
    
   
  
  
 注:1.自制:实验室自行研制的教学仪器设备。
 2.改装:对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改装,赋予其新的功能和用途。
 3.科研支撑情况:教师专利支撑需填写专利号(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教师科研项目支撑需填写项目名称、类型及级别,教师科研成果支撑需填写成果名称、类型及级别、获奖年度。
 表4-3 示范中心开发的实验课程情况(2018-2022年)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类别  | 
     首轮开设时间  | 
    
    
     1  | 
     
  | 
     
  | 
     
  | 
     
  | 
    
    
     2  | 
     
  | 
     
  | 
     
  | 
     
  | 
    
    
     …  | 
     
  | 
     
  | 
     
  | 
     
  | 
    
   
  
  
 注:类别分为a、b两类,a类指以示范中心人员为第一负责人完成的;b类指本示范中心协同其他单位共同完成的。
 表4-4 示范中心开发的实验教材、著作情况(2018-2022年)
 
  
   
    
     序号  | 
     教材、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类别  | 
     ISBN号  | 
     出版时间  | 
    
    
     1  | 
     学生科学假设能力培养  | 
     许应华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a  | 
     978-7-56-841396  | 
     202008  | 
    
    
     2  | 
     高等院校化学实验与研究  | 
     刘冰  | 
     辽宁电子出版社  | 
     a  | 
     978-7-900594-74-7  | 
     202208  | 
    
   
  
  
 注:类别分为a、b两类,a类指以示范中心人员为第一负责人完成的;b类指本示范中心协同其他单位共同完成的。
 五、教学条件保障(示范中心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空间场地、仪器设备、数字资源满足实验教学要求情况,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安全设施配置与使用情况等,800字左右。)
 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示范中心在“立教无类,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健全,质量信息统、分析和反馈及时,质量改进途径和方法科学,质量改进效果突出,有效保障了中心的人才培养质量。例如,创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验能力为核心,理论与实验并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新体系。联合学校相关部门专门制定了《重庆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的实施意见》、《重庆师范大学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等保障文件,确保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体系的总体思路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很好的落实。
 空间场地、仪器设备、数字资源满足实验教学要求情况:
 实验教学是整个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示范中心充分利用学校新建免费直播
大楼的契机,从新科学规划了示范中心实验室布局和合理配置相应教学仪器设备,使师范中心的平均每个学生的使用面积增大(总面积从4000 m2增加到4320 m2,实验室数量从52间增加到60间),设备仪器增多(中心仪器设备总价值从1350万元增加到1859万元,仪器设备总量从2150台增加到2250台),完全能够满足示范中心日常运营的硬件要求并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此外,示范中心构建了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该平台集成了通用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课程平台、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的功能,实现了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应用。我中心实验室都配备电子计算机并完成了网络化建设,学生可通过利用网上的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资源充分预习,很好的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为学生自主、个性化和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心新建设完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和共享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网址://chemvr.cqnu. edu.cn),并完成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52个,该平台现暂时处于试运行阶段。
 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安全设施配置与使用情况:
  在原有安全责任体系和安全设施配置的基础上,示范中心依据教育部2023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文件要求,对标对表严格落实教育部最新要求,制定了更为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配置了更为健全和先进的安全设施,确保示范中心安全稳定运行。
 表5-1 示范中心空间场地表
 
  
   
    
     年度  | 
     地点  | 
     面积(m2)  | 
     较上一年变化 比例  | 
     实验室数量  | 
     较上一年变化 比例  | 
    
    
     2018  | 
     逸夫楼  | 
     4000  | 
     -  | 
     48  | 
     -  | 
    
    
     2019  | 
     逸夫楼  | 
     4000  | 
     -  | 
     48  | 
     
  | 
    
    
     2020  | 
     求是楼  | 
     4320  | 
     +8%  | 
     60  | 
     +25%  | 
    
    
     2021  | 
     求是楼  | 
     4320  | 
     0  | 
     60  | 
     0  | 
    
    
     2022  | 
     求是楼  | 
     4320  | 
     0  | 
     60  | 
     0  | 
    
   
  
  
 表5-2 示范中心数字资源开发情况(2018-2022年)
 
  
   
    
     资源类型  | 
     上线平台  | 
     数量  | 
    
    
     在线课程  | 
     
  | 
     门  | 
    
    
     数字教材  | 
     
  | 
     种  | 
    
    
     虚拟仿真实验  | 
     化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 
     152项  | 
    
    
     
  | 
     
  | 
     
  | 
    
   
  
  
 六、教学团队建设(示范中心实验教学团队建设与能力提升情况等,500字左右。)
 中心现有人员5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5人,副高级职称27人,博士42人。有中国科免费直播
“百人计划”人选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1人,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1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1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5人,校级优秀教师9人。多名教师曾有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日本东北大学、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的留学经历。
 1. 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实验师资队伍。当前,人才工作从以引进具有博士学位中青年教师为重点转移到以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高水平创新团队为重点上来。坚持按需择优引进,确保人才质量;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品牌效应,吸引大批优秀专家和学者团结在他们周围,形成高水平的实验学科梯队和学术群体。2018-2022年,成功引进高水平博士18名。
 2. 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汇聚人才队伍,组建一批由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骨干中青年教师组成的多学科集成的创新团队。经过四年的建设,已经有1个创新团队成为“重庆市创新团队”,1个团队成为“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1个导师团队成为重庆市优秀导师团队。
 3.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严格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和教学督导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定期开展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评比、实验教学竞赛等活动,打造实验教学名师,定期聘请著名专家学者作有关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学术报告,支持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合作研究,促进教师整体水平提高。2020年,我中心教师获第五届重庆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劳动和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
 表6-1 示范中心固定人员情况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份  | 
     职称  | 
     职务  | 
     备注  | 
    
    
     1  | 
     付文升  | 
     男  | 
     1973.12  | 
     教授  | 
     主任  | 
     博士生导师  | 
    
    
     2  | 
     黄坤林  | 
     男  | 
     1966.12  | 
     教授  | 
     副主任  | 
     
  | 
    
    
     3  | 
     李荣  | 
     男  | 
     1970.08  | 
     教授  | 
     
  | 
     
  | 
    
    
     4  | 
     何代平  | 
     男  | 
     1972.06  | 
     教授  | 
     
  | 
     
  | 
    
    
     5  | 
     刘玺  | 
     男  | 
     1979.09  | 
     教授  | 
     
  | 
     
  | 
    
    
     6  | 
     郑红  | 
     女  | 
     1967.05  | 
     教授  | 
     
  | 
     博士生导师  | 
    
    
     7  | 
     杜小旺  | 
     男  | 
     1963.10  | 
     副教授  | 
     
  | 
     
  | 
    
    
     8  | 
     黄刚良  | 
     男  | 
     1974.08  | 
     教授  | 
     
  | 
     
  | 
    
    
     9  | 
     江  平  | 
     女  | 
     1976.08  | 
     教授  | 
     
  | 
     
  | 
    
    
     10  | 
     胡力玫  | 
     女  | 
     1964.07  | 
     副教授  | 
     
  | 
     
  | 
    
    
     11  | 
     陈新  | 
     男  | 
     1970.06  | 
     高级实验师  | 
     
  | 
     
  | 
    
    
     12  | 
     陈曦  | 
     男  | 
     1972.07  | 
     副教授  | 
     
  | 
     
  | 
    
    
     13  | 
     罗小玲  | 
     女  | 
     1980.08  | 
     副教授  | 
     
  | 
     
  | 
    
    
     14  | 
     冯琳  | 
     女  | 
     1963.10  | 
     副教授  | 
     
  | 
     
  | 
    
    
     15  | 
     陈容  | 
     女  | 
     1983.09  | 
     教授  | 
     
  | 
     
  | 
    
    
     16  | 
     朱强  | 
     男  | 
     1976.01  | 
     高级实验师  | 
     
  | 
     
  | 
    
    
     17  | 
     刘颜  | 
     女  | 
     1980.01  | 
     高级实验师  | 
     
  | 
     
  | 
    
    
     18  | 
     刘嘉  | 
     男  | 
     1964.01  | 
     讲师  | 
     
  | 
     
  | 
    
    
     19  | 
     曹书梅  | 
     女  | 
     1977.05  | 
     讲师  | 
     
  | 
     
  | 
    
    
     20  | 
     许应华  | 
     男  | 
     1975.10  | 
     教授  | 
     
  | 
     
  | 
    
    
     21  | 
     肖凤  | 
     女  | 
     1976.10  | 
     高级实验师  | 
     
  | 
     
  | 
    
    
     22  | 
     周健  | 
     男  | 
     1975.7  | 
     教授  | 
     
  | 
     博士生导师  | 
    
    
     23  | 
     周芸  | 
     女  | 
     1979.5  | 
     教授  | 
     
  | 
     
  | 
    
    
     24  | 
     刘春  | 
     女  | 
     1978.12  | 
     副教授  | 
     
  | 
     
  | 
    
    
     25  | 
     卢苇  | 
     男  | 
     1981.9  | 
     研究员  | 
     
  | 
     
  | 
    
    
     26  | 
     王燚  | 
     男  | 
     1985.12  | 
     教授  | 
     
  | 
     
  | 
    
    
     27  | 
     胡晋川  | 
     男  | 
     1986.12  | 
     副教授  | 
     
  | 
     
  | 
    
    
     28  | 
     周功兵  | 
     男  | 
     1987.4  | 
     教授  | 
     
  | 
     
  | 
    
    
     29  | 
     周琦  | 
     男  | 
     1983.10  | 
     副教授  | 
     
  | 
     
  | 
    
    
     30  | 
     袁华  | 
     男  | 
     1983.6  | 
     副教授  | 
     
  | 
     
  | 
    
    
     31  | 
     祁文静  | 
     女  | 
     1984.2  | 
     教授  | 
     
  | 
     
  | 
    
    
     32  | 
     胡连哲  | 
     男  | 
     1986.6  | 
     副教授  | 
     
  | 
     
  | 
    
    
     33  | 
     张岩  | 
     男  | 
     1988.5  | 
     副教授  | 
     
  | 
     
  | 
    
    
     34  | 
     聂瑶  | 
     女  | 
     1990.8  | 
     副教授  | 
     
  | 
     
  | 
    
    
     35  | 
     郭文龙  | 
     男  | 
     1989.1  | 
     副教授  | 
     
  | 
     
  | 
    
    
     36  | 
     刘利  | 
     女  | 
     1990.12  | 
     副教授  | 
     
  | 
     
  | 
    
    
     37  | 
     龙榕  | 
     女  | 
     1988.5  | 
     副教授  | 
     
  | 
     
  | 
    
    
     38  | 
     钟邦超  | 
     男  | 
     1986.4  | 
     副教授  | 
     
  | 
     
  | 
    
    
     39  | 
     徐海  | 
     男  | 
     1990.6  | 
     副教授  | 
     
  | 
     
  | 
    
    
     40  | 
     向丽  | 
     女  | 
     1984.1  | 
     副教授  | 
     
  | 
     
  | 
    
    
     41  | 
     孙佳林  | 
     男  | 
     1985.1  | 
     讲师  | 
     
  | 
     
  | 
    
    
     42  | 
     田甜  | 
     女  | 
     1990.7  | 
     副教授  | 
     
  | 
     
  | 
    
    
     43  | 
     单春晖  | 
     女  | 
     1985.10  | 
     副教授  | 
     
  | 
     
  | 
    
    
     44  | 
     张玉龙  | 
     男  | 
     1989.5  | 
     副教授  | 
     
  | 
     
  | 
    
    
     45  | 
     马英钊  | 
     男  | 
     1987.4  | 
     副教授  | 
     
  | 
     
  | 
    
    
     46  | 
     刘冰  | 
     女  | 
     1988.12  | 
     高级实验师  | 
     
  | 
     
  | 
    
    
     47  | 
     黄春梅  | 
     女  | 
     1993.1  | 
     讲师  | 
     
  | 
     
  | 
    
    
     48  | 
     陈鹏  | 
     男  | 
     1994.8  | 
     讲师  | 
     
  | 
     
  | 
    
    
     59  | 
     焦科进  | 
     男  | 
     1992.10  | 
     讲师  | 
     
  | 
     
  | 
    
    
     50  | 
     苏少东  | 
     男  | 
     1989.11  | 
     讲师  | 
     
  | 
     
  | 
    
    
     51  | 
     唐林  | 
     男  | 
     1996.10  | 
     讲师  | 
     
  | 
     
  | 
    
   
  
  
 注:1.固定人员:指高等学校聘用的聘期2年以上的全职人员,包括教学、技术和管理人员。
 2.示范中心职务:示范中心主任、副主任。
 3.工作性质:教学、技术、管理、其他。具有多种性质的,选填其中主要工作性质即可。
 4.学位:博士、硕士、学士、其他,一般以学位证书为准。
 5.备注:是否院士、博士生导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获得时间。
 表6-2 示范中心流动人员情况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份  | 
     职称  | 
     职务  | 
     备注  | 
    
    
     1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注:流动人员包括校内兼职人员、行业企业人员、海内外合作教学人员等。
 七、示范引领成效(示范中心教学成果建设、教学资源共享与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情况,800字左右。)
 教学成果建设:
 教学改革与成果建设。积极培养、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以“精选、重用、厚待”的用人政策,留住和吸引一批中青年教学和科研骨干,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品牌效应,吸引大批优秀专家和学者团结在他们周围,形成高水平的实验学科梯队和学术群体。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已经成功申报了重庆市“市级教学团队”1个,“重庆市创新团队” 1个。
 教学资源共享: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面向全校5个专业开设实验课,面向全校69个专业开设实验公选课,并且每年为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及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各种竞赛提供实验场地;全部大型仪器对校内外开放。中心的开放教学主要体现在:
 (1)实验内容的开放
 利用开放模式,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性,使中心成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技术平台。如采用学生自治管理模式,学生可以在获批准的时间段内,到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安排实验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模式转变,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满足了分层次和个性化的教学需求。
 (2)实验时间的开放
 近几年实验条件虽然得到很大改善,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同时由于学生公共时间少,给实验排课带来很大的困难,开放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使实验师资、设备和场地等资源实现优化组合,整体提升了实验教学的效率。时间的开放也给学生更大的学习自由度,给学生的学习创建了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我中心师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2018年至今,免费直播
学生前往艰苦地区志愿支教10多人次。为偏远地区的化学教育做了自己的贡献。每年暑假,免费直播
都组织学生开展围绕专业特点和社会热点为主题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18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生活化学、材料科学等为内容的科学普及活动和调研活动,学生参与人数达到6000多人次,学生参与率达到99%,在重庆市及其四川、贵州等省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生社团依托中心平台,积极开展科普和志愿者活动,走进社区、学校等地,开展科普志愿活动100余次,受众者5000余人次。
 示范中心立足区域优势,在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工业催化等方向与重庆博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广安凯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创新和工艺优化,同时注重化工绿色化,助推成渝经济圈经济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表7-1 示范中心先进教学成果建设情况(2018-2022年)
 
  
   
    
     序号  | 
     成果名称  | 
     级别  | 
     团队成员  | 
     获得年份  | 
     证书编号  | 
     应用情况  | 
    
    
     1  | 
     素养为本“2332”本硕一体化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 
     校级  | 
     许应华、刘玺、付文升、曹书梅、孙佳林、周芸、  | 
     2020  | 
     
  | 
     
  | 
    
    
     2  | 
     
  | 
     
  | 
     
  | 
     
  | 
     
  | 
     
  | 
    
   
  
  
 注:1.成果包括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等;2.团队成员须包含示范中心固定人员。
 表7-2 示范中心举办会议情况(2018-2022年)
 
  
   
    
     序号  | 
     会议名称  | 
     主办单位名称  | 
     会议主席  | 
     参会人数  | 
     时间  | 
     类型  | 
     年度  | 
    
    
     1  | 
     第十五届全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 
     郑长龙  | 
     300  | 
     2018.10.19.—10.22  | 
     全国性  | 
     2018  | 
    
    
     2  | 
     第十届“川渝地区化学化工免费直播
院长联席会”  | 
     四川大学、重庆大学  | 
     
  | 
     100  | 
     202011  | 
     区域性  | 
     2020  | 
    
    
     3  | 
     2020年活性物质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年会暨2021年生物医药前沿学术研讨会  | 
     免费直播
    | 
     杨善彬    | 
     70  | 
     202101    | 
     区域性  | 
     2021  | 
    
    
     4  | 
     2022年生物医药协同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暨活性物质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2021年年会    | 
     活性物质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免费直播
    | 
     杨善彬    | 
     70  | 
     202204    | 
     区域性  | 
     2022  | 
    
   
  
  
 注:主办、协办或承办由主管部门、一级学会或示范中心联席会批准的会议。请按全球性、双边性、全国性、区域性等排序,并在类型栏中标明。
 表7-3 示范中心开展培训情况(2018-2022年)
 
  
   
    
     序号  | 
     培训项目名称  | 
     培训人数  | 
     负责人  | 
     职称  | 
     起止时间  | 
     总经费(万元)  | 
     年度  | 
    
    
     1  | 
     “国培计划(2018)”西藏项目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初中化学实验教师培训  | 
     30  | 
     付文升  | 
     教授  | 
     2018.10-2018.11  | 
     15.7  | 
     2018  | 
    
    
     2  | 
     “国培计划(2018)”西藏项目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高中化学实验教师培训  | 
     30  | 
     付文升  | 
     教授  | 
     2018.11-2018.12  | 
     15.7  | 
     2018  | 
    
    
     3  | 
     “国培计划”(2019)-重庆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研修项目(初中化学)  | 
     50  | 
     付文升  | 
     教授  | 
     2019.10-2019.11  | 
     63  | 
     2019  | 
    
    
     4  | 
     “国培计划(2019)”西藏项目高中化学实验教师实验技能提升培训  | 
     28  | 
     付文升  | 
     教授  | 
     2019.11-2019.11  | 
     15.96  | 
     2019  | 
    
    
     5  | 
     “国培计划”(2020)—西藏自治区中学化学实验技能培训  | 
     50  | 
     唐敏  | 
     副教授  | 
     2020.10.11-10.25  | 
     26.25  | 
     2020  | 
    
   
  
  
 注:培训项目以正式文件为准,培训人数以签到表为准。
 表7-4 示范中心开展科普和文化传播活动情况(2018-2022年)
 
  
   
    
     序号  | 
     活动名称  | 
     参加人数  | 
     活动报道网址  | 
     时间  | 
    
    
     1  | 
     青年之声·说科普,展化学魅力    | 
     200  | 
     //mianfzb.com/info/1044/5532.htm  | 
     2018.05.24  | 
    
    
     2  | 
     免费直播
举办魅力化学系列活动之“生活知识竞赛”决赛  | 
     120  | 
     //mianfzb.com/info/1044/5786.htm  | 
     2019年05月21日  | 
    
    
     3  | 
     2019年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 
     210  | 
     //mianfzb.com/info/1044/5876.htm  | 
     2019年06月25日   | 
    
    
     4  | 
     免费直播
第六届“魅力化学”文化节开幕式暨2018级考研交流会  | 
     150  | 
     //mianfzb.com/info/1044/6296.htm  | 
     2021年06月04日  | 
    
    
     5  | 
     免费直播
卓越教师班讲座--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试讲  | 
     60  | 
     //mianfzb.com/info/1044/6546.htm  | 
     022年04月25日  | 
    
    
     6  | 
     创新教学技能,展示自我风采,树专业新风—免费直播
举行2020级教学技能创新大赛    | 
     200  | 
     //mianfzb.com/info/1044/6658.htm  | 
     2022年11月28日  | 
    
    
     7  | 
     免费直播
科普爱好者协会会员见面会成功开展  | 
     30  | 
     //mianfzb.com/info/1044/6731.htm  | 
     2023年03月10日  | 
    
    
     8  | 
     免费直播
举行师范生普通话技能培训活动    | 
     100  | 
     //mianfzb.com/info/1044/6739.htm  | 
     2023年04月21日   | 
    
    
     9  | 
     免费直播
20、21级师范生技能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 
     60  | 
     //mianfzb.com/info/1044/6752.htm  | 
     2023年05月05日  | 
    
    
     10  | 
     免费直播
“千校万岗·启航青春”主题讲座活动顺利开展    | 
     210  | 
     //mianfzb.com/info/1044/6762.htm(mianfzb.com)  | 
     2023年05月12日  | 
    
   
  
  
 八、特色亮点与创新(示范中心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实验教学团队建设、数字资源应用等方面的典型做法与创新探索,1-2项)
 亮点1
 
  
   
    
     主题:培养模式  | 
    
    
     内容: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需求与创新能力培养,开设“卓越教师班”和“科技英才班”  | 
    
    
     成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 
    
    
     支撑材料  | 
     ①2020年度,我中心学生获第六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  | 
    
    
     ②2022年度,我中心学生获全国“田家炳杯”第七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技能竞赛三等奖1项;  | 
    
    
     ...  | 
    
   
  
  
 亮点2
 
  
   
    
     主题:数字资源应用  | 
    
    
     内容:建设“化学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互动,为学生自主、个性化和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成效:学生可以利用通过虚拟实验进行充分预习,很好的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并且对于实验室难于操作的实验项目进行探索。  | 
    
    
     支撑材料:  | 
     ①   | 
    
    
     ②上传文字/图片/视频(须提供简要介绍,20字以内)  | 
    
    
     ...  | 
    
   
  
  
 九、发展规划(示范中心未来3-5年改革与发展规划,需备注相关规划是否已列入校级以上发展规划,并提供文件名称及具体表述内容。)
 
  
   
    
     示范中心未来3-5年改革与发展规划: 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建设一个仪器设备先进、配置合理、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设一套现代化的高效、安全的运行管理机制,力争早日跻身于基础课实验教学国家示范中心行列。 2.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完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巩固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健全实验教学开放运行的政策和制度,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教学水平,满足“十四五”规划中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在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 3. 按照国家教育部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要求,加快立体化系列教材建设。进一步加强实验教材、配套电子版教材、配套教师指导书、学生参考书,网络化教材等,实现实验教材的系列化、立体化。中心进一步完善出版教材和编写讲义的激励机制,同时对正式初版的教材予以经费支持。      | 
    
    
     是否已列入校级以上发展规划  R是  £否  | 
    
    
     文件1  | 
     化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 
     重庆师范大学2022-2024年教学实验室建设滚动项目    | 
     文件上传  | 
    
   
  
  
 十、示范中心大事记
 表10-1 示范中心大事记(2018-2022年)
 
 注:备注栏可填写媒体的评价报道及事件的影响意义等。